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风云IPO
芯片
左手A股,右手港股,王东升的资本版图有多大?
当你滑动5G手机浏览信息、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或是乘坐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汽车穿梭城市时,这些设备核心芯片的 “基底”——12英寸硅片正默默运转。
而生产这类关键材料的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奕斯伟材料”),即将于8月14日迎来科创板IPO上会大考,其拟募资49亿元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产能和出货量双料冠军,奕斯伟材料已站上全球第六的位置。然而光环之下暗流涌动,《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达17亿元,且亏损持续扩大。
01#
市场地位全球第六,
三年亏损超17亿
成立于2016年的奕斯伟材料,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图像传感器及功率器件等关键领域。
12英寸硅片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基础材料,占全球硅片出货面积的75%以上。西安奕材仅用九年时间便在这一领域实现突围,截至2024年末,其月均出货量达52.12万片,稳居中国大陆厂商第一、全球第六。
奕斯伟材料的产品主要覆盖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智能汽车及机器人等终端场景。客户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国际一线晶圆厂。
不过,企业经营呈现出高速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特点。2022-2024年,奕斯伟材料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和2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83%,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4.12亿元、-5.78亿元和-7.38亿元,合计亏损17.28亿元。
亏损主要源于重资产投入带来的固定成本高企——12英寸硅片生产线单位产能投资强度大,公司两座工厂累计投资超235亿元,2024年仅折旧摊销费用就达9.31亿元,占成本的46.7%。
2025年上半年,奕斯伟材料营收13.02亿元,同比增长45.99%,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4亿元。公司解释称,第二工厂产能爬坡初期以低价测试片销售为主,叠加产能转固带来的折旧摊销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02#
IPO前融资超百亿,
现“超级牛散”刘益谦身影
虽然始终处于亏损,但奕斯伟材料一直备受投资机构认可。天眼查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凭借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吸引了7轮资本注入,累计融资超100亿元。
2019年6月,成立三年的奕斯伟材料就收获天使轮融资,由北京芯动能基金投资;2020年8月,宣岳投资入股。
2021年7月完成 B 轮融资,中网投、中信证券投资等27家机构认购新增注册资本,融资金额超30亿元;2022年9月,B+轮融资引入宁波奕芯等战略投资者,20亿元注资推动投前估值增至85亿元。
2022年12月,创下行业纪录的C轮融资落地,建投投资、金融街资本、渝富控股等投资近40亿元,源码资本、国投创合等20家机构跟投,投前估值达140亿元。
图源:天眼查
2023年3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等多家投资者参与C轮融资。2024年6月,光子强链等5家股东通过股权转让入股,估值在C轮基础上溢价20%至240亿元。
其中,还出现过“超级牛散”刘益谦的身影。《回复函》显示,刘益谦为奕斯伟集团成立时即加入的早期财务投资人,后续与奕明科技同时以1元/股价格入股奕斯伟集团并持有其 21.61%股份。
但在IPO前,2024年7月,刘益谦及其控制的主体将其所持奕斯伟集团全部股份转让给其商业合伙伙伴徐宣斌控制的宁波盈泰泓,放弃其在奕斯伟集团层面的表决权,国华人寿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宁波盈泰泓85.71%财产份额。
刘益谦为国华人寿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及其一致行动人间接控制国华人寿超过 50%的股权比例,国华人寿通过宁波奕芯、嘉兴隽望、宁波庄宣间接持有奕斯伟材料股份,为间接持有奕斯伟材料5%以上股份的股东。
也就是说,刘益谦仅享受投资收益,但不参与投资管理的架构。
随着资本的涌入,奕斯伟材料在2024年11月29日正式向沪市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开启资本征程。
资本的进入,在早期为企业经营带来现金流,但也同时带来了“对赌压力”。
《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历次融资中均与投资方签署了对赌协议,涉及优先认购权、回购权等条款。尽管2023年9月已清理“发行人回购义务”条款,但上交所两轮问询均聚焦对赌协议清理情况。
公司回应称,截至目前,58家股东中57家已签署不可恢复承诺,但仍有1家未签署 “不可恢复条款”,仍在履行内部流程。
“对赌是企业融资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事。企业在发展早期的成长阶段,各种投入持续走高,这个阶段的企业对资金更加渴望,在整体行业都没有盈利的状况下,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成为最核心竞争力,同行也千方百计开启各种花样融资。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早期,企业经营业绩等数据并不漂亮,公司发展前景虽然明朗但投资人信心不足。企业需要资金+投资人对项目有心情没有心的情况下,资方通常要求企业或股东为投资担保,形成了事实的对赌协议。“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表示。
03#
左手A股、右手港股,
王东升的资本版图有多大?
收获多轮投资的背后,奕斯伟材料创始人王东升,在资本与科技圈均鼎鼎有名,为“京东方之父”。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东升、米鹏、杨新元、刘还平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奕斯伟集团 67.92% 股权,进而控制奕斯伟材料 24.93% 股份。而王东升的创业故事,还要从1993年说起。
彼时,他带领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对北京电子管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创立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京东方的前身。在他的带领下,京东方实现了从濒临倒闭到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军企业的华丽转身。
2003年,京东方豪掷3.8亿美元收购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的TFT-LCD 业务,一举跃入TFT-LCD领域,开启国产显示面板崛起之路,逐步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到2017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大增 284.34%,股价涨幅达104%,成功在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登顶,王东升也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截至2025年8月12日,京东方A报收3.99元/股,总市值1493亿元。
图源:百度股市通
创立京东方26年后,王东升于2019年6月卸任董事长一职。从京东方退休后,王东升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毅然投身二次创业,创办了奕斯伟集团。这一次,他将目光聚焦在半导体产业的 “缺芯” 难题上,试图打造一个全新的半导体产业帝国。
奕斯伟集团官网显示,其业务主要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生态链投资孵化三大领域。前两者分别由奕斯伟计算和奕斯伟材料两家公司为主体。
图源:奕斯伟集团官网
奕斯伟材料也并非王东升旗下唯一一家冲刺IPO的公司。奕斯伟计算也在今年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若成功上市,奕斯伟计算将成为 “RISC-V全球第一股”。
奕斯伟计算主要采用新一代RISC-V计算架构,创新领域专用算法及IP 模块,构建高效开放的软硬件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据其《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奕斯伟计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亿元、17.52亿元、20.25亿元。净利润方面,和奕斯伟材料一样仍处于亏损,分别高达15.7亿元、18.37亿元、15.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49亿元。
除了两家IPO公司外,王东升的奕斯伟集团还拥有庞大的投资版图。通过旗下的投资平台,对多家半导体领域的初创企业进行了投资,涵盖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目前,奕斯伟集团的投资已收获颇丰。包括已获超10亿元B轮融资“成都奕成科技”、已科创板上市的“颀中科技”、浙江芯晖半导体装备基地、半导体检测设备“埃纳检测”、光通信芯片“国科光芯”、硅片耗材“欣晖材料”等。
图源:罐头图库
王东升作为京东方的创始人,曾带领京东方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如今,在退休后二次创业的他,正试图通过奕斯伟集团打造一个全新的半导体产业帝国。左手 A 股的奕斯伟材料,右手港股的奕斯伟计算,王东升的IPO版图正在逐渐成型。你认为王东升能否续写半导体领域的传奇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